欢迎您来到搜药网
找药材
找药材
中成药
找资讯
找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找药材 > 清热药
功效作用: 不限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清虚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燥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 利水消肿药 利尿通淋药 利湿退黄药 收敛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活血止痛药 活血调经药 活血疗伤药 破血消癥药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重镇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平抑肝阳药 息风止痉药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涌吐药 杀虫止痒药 拔毒生肌药 化湿药 驱虫药 消食药 温里药 开窍药 理气药
中药归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字母排序: 不限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迎春花

迎春花 yingchunhua

中药名称:迎春花 yingchunhua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微辛。归肾经、膀胱经。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产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各地有栽培。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价格:¥ 面议

迎春花详情
中药名称:迎春花 yingchunhua
中药别名:金腰带、清明花、金梅花。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使用禁忌:血虚目疾慎服,忌用铁器煎药。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微辛。归肾经、膀胱经。
采收加工:4~5月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晾干。
【英文名】:Flos Camelliae Japonicae

【来源】: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米。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翼。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轴具狭翼,叶柄长3~10毫米;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狭椭圆性,稀倒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叶缘反卷;顶生小叶片较大,长1~3厘米,宽0.2~1.1厘米,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长0.6~2.3厘米,宽0.2~1.1厘米,无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单叶为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圆形。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稀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小叶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花梗长2~3毫米;花萼绿色,裂片5~6枚,窄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黄色,径2~2.5厘米,花冠管长0.8~2厘米,宽3~6毫米,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长0.8~1.3厘米,宽3~6毫米,先端锐尖或圆钝;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花期4~5月。

【药材性状】:花皱缩成团,展开后,可见狭窄的黄绿色叶状苞片;萼片5~6枚,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与萼筒等长或较长;花冠棕黄色,直径约2厘米。花冠筒长1~1.5厘米,裂片通常6枚,倒卵形或椭圆形,约为冠筒长的1/2。气清香,味微涩。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10~15克;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调麻油搽。主治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小便热痛,恶疮肿毒,跌打损伤。

【化学成分】:主要含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迎春花黄色素、挥发油、脂肪酸等化学成分。

【配伍药方】:①治发热头痛:迎春花15克。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咽喉肿痛:迎春花15克,点地梅、甘草各3克。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③治小便热痛:迎春花、车前草各15克。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肿毒恶疮:迎春花为末,酒调服,出汗即愈。(《卫生易简方》)  ⑤治无名肿毒,发高烧:迎春花30克。煎水服。(《贵州草药》)  ⑥治臁疮:迎春花适量,为末,调香油外敷。(《青岛中草药手册》)  ⑦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迎春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中国药用花卉》)

【药理研究】: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降压、降血糖、抗肝毒、抗菌消炎等作用。

【药材性状】:花皱缩成团,展开后,可见狭窄的黄绿色叶状苞片;萼片5~6枚,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与萼筒等长或较长;花冠棕黄色,直径约2厘米。花冠筒长1~1.5厘米,裂片通常6枚,倒卵形或椭圆形,约为冠筒长的1/2。气清香,味微涩。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微辛。归肾经、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