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搜药网
找药材
找药材
中成药
找资讯
找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找药材 > 利水渗湿药
功效作用: 不限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清虚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燥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 利水消肿药 利尿通淋药 利湿退黄药 收敛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活血止痛药 活血调经药 活血疗伤药 破血消癥药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重镇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平抑肝阳药 息风止痉药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涌吐药 杀虫止痒药 拔毒生肌药 化湿药 驱虫药 消食药 温里药 开窍药 理气药
中药归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字母排序: 不限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虎杖

虎杖 huzhang

中药名称:虎杖 huzhang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归肝经、胆经、肺经。
产地分布:生于湿润而深厚的土壤,常见于山坡山麓及溪谷两岸的灌丛边、沟边草丛及田野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价格:¥ 面议

虎杖详情
中药名称:虎杖 huzhang
中药别名:大叶蛇总管、山大黄、斑杖、酸汤杆、苦杖、黄药子。
功效作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使用禁忌:孕妇禁服。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归肝经、胆经、肺经。
采收加工:春、秋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尾梢,洗净后切片,晒干。
【英文名】:giant knotweed rhizome。

【来源】: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散生着多数红色或带紫色斑点,中空。单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较长,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轮3片,背面有翅,结果时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棱,红褐色,光亮,包在翅状的花被中。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圆柱形小段或片块。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茎有节,节间长2~3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占大部分,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根茎中央有髓,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临床应用】:用量9~30克;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用治关节疼痛、经闭、湿热黄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症、烫火伤、跌扑损伤等。

【化学成分】:含有蒽醌类衍生物,据分析总量可达2.1010,以游离型为主(1.4%),结合型含量较低(0.6%)。并含有芪类化合物芪三酚(即白藜芦醇)及其苷芪三酚苷(即虎杖苷)等,含一定量的鞣质、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计不得少于1.5%)。另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槲皮苷、虎杖素、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

【配伍药方】:①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②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虎杖30克,鸡眼草60克。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资料选编》)  ③治湿热黄疸:虎杖、金钱草、板蓝根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④治痔疮出血:虎杖、银花、槐花各9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⑤治皮肤湿疹:虎杖、算盘子根各24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表明,本品能调节血脂,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能改善高血脂动物的血液高黏状态,使血黏度恢复正常,防治血栓的形成和血瘀症;并有抗肝损伤、抗休克、抗菌、镇咳、降压、平喘、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镇静、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药材性状】:圆柱形小段或片块。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茎有节,节间长2~3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占大部分,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根茎中央有髓,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归肝经、胆经、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