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搜药网
找药材
找药材
中成药
找资讯
找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找药材 > 利水渗湿药
功效作用: 不限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清虚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燥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 利水消肿药 利尿通淋药 利湿退黄药 收敛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活血止痛药 活血调经药 活血疗伤药 破血消癥药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重镇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平抑肝阳药 息风止痉药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固表止汗药 敛肺涩肠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涌吐药 杀虫止痒药 拔毒生肌药 化湿药 驱虫药 消食药 温里药 开窍药 理气药
中药归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字母排序: 不限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茵陈

茵陈 yinchen

中药名称:茵陈 yinchen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膀胱经。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河岸、沙砾地较多。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功效与作用:清湿热、退黄疸。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价格:¥ 面议

茵陈详情
中药名称:茵陈 yinchen
中药别名:茵陈蒿、白蒿、绒蒿、臭蒿。
功效作用:清湿热、退黄疸。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使用禁忌:脾虚血亏而致的虚黄、萎黄,一般不宜使用。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膀胱经。
采收加工: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习称“茵陈蒿”。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来源】:

【植物形态】:半灌木。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老则脱落。基生叶披散地上,有柄,较宽,2~3回羽状全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两面密被绢毛;下部叶花时凋落;茎生叶无柄,裂片细线形或毛管状,基部抱茎,叶脉宽,被淡褐色毛,枝端叶渐短小,常无毛。头状花序球形,多数集成圆锥状;花淡绿色,外层雌花能育,柱头2裂叉状;中部两性花不育,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或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茵陈蒿: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2~3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1~2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有短梗;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临床应用】:用量6~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用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性肝炎。

【化学成分】:含叶酸、挥发油;花及果中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精、氯化钾和绿原酸。另含绿原酸、桉叶素、茵陈色原酮、4-甲基茵陈色原酮、滨蒿内酯、茵陈蒿酸等成分。

【配伍药方】:①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180克,栀子(擘)十四枚,大黄(去皮)60克。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茵陈蒿汤)  ②治黄疸,遍身悉黄,小便如浓栀子汁:茵陈蒿120克,黄芩90克,枳实(炙)60克,大黄90克。四味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米饮服二十丸,日一服,渐加至二十五丸,微利为度。忌热面、蒜、荞麦、黏食,陈臭物。(《外台》引自《广济方》茵陈丸)  ③治大便自利而灰:茵陈蒿9克,栀子、黄连各

【药理研究】:具有利胆、解热、保肝、降脂、降血压、平喘、抑菌、抗病毒、利尿、抗癌、镇痛、防龋、消炎等作用,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药材性状】: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小裂片卵形或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茵陈蒿: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2~3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1~2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有短梗;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膀胱经。